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04浏览次数:85
2016年10月15-17日,第1期国际阿尔茨海默病高峰论坛(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lzheimer’s diseas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entury)在安徽合肥顺利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脑资源库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协办。
论坛主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病理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与进展”,论坛主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组部千人学者申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牛立文教授和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薛天教授共同担任,论坛副主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强教授和熊伟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王延江教授、南京大学徐运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州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施烔教授担任。
此次会议还恰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脑资源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特邀嘉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霖院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暨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暨国家新药创新计划主持人张永祥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暨医学部主任李葆明教授及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平教授。会议规模约300人,特邀演讲嘉宾约35人,其中境外代表12人,主要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
论坛共安排56个大会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病理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与进展”主题,对国内外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详细的交流。
来自美国宾州大学的孔繁渊教授介绍他发明的在全世界已经应用在临床上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AV45示踪剂,来自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的童刚医生以及来自美国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的施炯医生介绍了临床诊断最近进展以及在临床进行药物试验的最新进展。在基础转化研究方面,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甘丽教授介绍了她们最新发现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神经免疫机制,同时甘丽教授和来自日本的Akihiro Takashima教授还分别展示了tau蛋白新证据并提出了新的假说新机制。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Robert Vassar教授和加拿大温哥华宋伟宏教授介绍了淀粉样蛋白领域包括他们本人实验室里的最新进展,特别是Beta-分泌酶的药物试验,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Michael Sierks教授介绍他最近刚获得美国NIH奖励的将来可应用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的抗体诊断试剂。同时来自国内的许多在阿尔兹海默病方面研究的著名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张云武,王延江,刘强,雷鹏, 马全红,艾静,窦非, 聂广军,张妍,杨倩等教授分别分享了她们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宋红军教授做了关于干细胞生成的新神经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的大会报告。
本次论坛的组织召开得到了国内外一线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学者的大力支持,通过交流和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还有一个特点,所有演讲者不管是基础,转化,还是临床领域,都是站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方面的第一线的领头人,而且年轻人超过一多半。
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高峰论坛主题清晰,国内外学者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高峰研讨会,对推进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电话:0551-63606732